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0年第8期第57—61页。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延续以往的特点,给学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据,突出关键能力考查;在教学与考试之间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与平衡点,助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高考;高考地理;高考命题;高考评价体系;考试内容改革;试题评价 2020年高考地理科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对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试题以稳为主,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等方面,基本延续近些年的特点,给学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试题稳中有变,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关键能力考查,紧扣主干内容;试题既科学地体现高考评价体系的精髓,又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在“稳”与“变”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与平衡点。 1 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高考作为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枢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2020年高考地理科命题通过精心选择体现时代精神、地域特色的素材,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目标渗透到试题中;围绕符合劳动教育要求的典型案例设计试题情境,引导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品质,确保立德树人在高考地理科的落实力度和实现效果。
1.2 挖掘地域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 发挥服务选才功能,助力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1]。2020年高考地理科命题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理论框架,运用教育测量学相关理论与技术,根据学科素养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实际,重视信息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力求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落到实处。
3 发挥引导教学功能,促进教学内容优化 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深化认知过程考查,充分体现学科本质和价值,通过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考查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引导教师开阔地理视野、丰富地理视角,使高考地理成为助力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引导教学改变机械训练、重复做题的方式。高考地理试题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使学生养成运用地理的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方法,认识、理解、解释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地理事象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学习和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6~8题,围绕学生熟悉的绿洲冷岛效应展开,在温度指标上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关注较少的地表温度,同时突出夜间冷岛这一研究的前沿和难点。试题引导学生思考温度、热量、辐射、蒸发之间的关系以及能量在区域系统(大气与地表、绿洲与沙漠)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强调知识与能力素养的结合,注重对单因素变化引起的多过程平衡关系和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系统的理念与框架,深化对地理联系的认知。 综上,2020年高考地理试题充分反映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体现价值引领和素养导向,较好地实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通过搭建丰富多样的学习探究情境和生活实践情境,精心创设新颖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信息整理与加工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弘扬生态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崇尚劳动的意识,促进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海河路西段第五高级中学 电话:0395-6186038 豫ICP备16014723号-1
Copyright 2007-2018 © hnlhwg.net Rights Reserved.网站技术支持:漯河教育网